Get√中医夏季养生小知识
Get√中医夏季养生小知识
天人相应,自然界和人是相互感应的。一年四季中每个季节都对应不同的脏腑:例如春季时令特点多风,对应人的肝脏;夏季炎热,阳气最盛,对应人的心脏;秋季对应人体的肺脏;而冬天则对应人的肾脏。
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,气候炎热,生机旺盛。中医认为,此时阳气外发,伏阴在内,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,活跃于机体表面。夏天的特点是燥热,“热”以“凉”克之,“燥”以“清”驱之。因此,清燥解热是夏季养生的关键。
01/多喝水,忌饮用过多冰冻饮品
中医认为,寒性收引,寒性趋下,凉开水有助于潜纳阳气,为夏季最佳消暑饮品之一,但冰水、冷饮等却会过度损伤阳气,尤其是心血管病病人,大多数心血管病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气阳虚情况,冰冷食品、饮品会损伤体内阳气,十分不推荐。
02/饮食清补
在饮食滋补方面,热天则清补、健脾、袪暑化湿为原则。主食以稀为宜,如绿豆粥、莲子粥、荷叶粥等。另外,吃些醋,既能生津开胃,又能抑制、杀灭病菌,预防胃肠道疾病。
03/养心修性
夏季烈日酷暑,腠理开泄,汗液外泄,汗为心之液,心气最易耗伤,所谓“壮火食气”。夏季神气调养要做到神清气和,快乐欢畅,胸怀宽阔,使心神得养。因此,在夏季,应有广泛的兴趣爱好,多参加一些文娱活动,夏令营活动,外出旅游,消夏避暑等,这样既使人心旷神怡,又可锻炼身体。
04/合理作息
作息经常颠倒和长期熬夜的人,往往情绪也不会很稳定。因为在11点至凌晨1点的时候,是脏腑气血流动的时间。要是在这段时间内,血回流到肝脏即将储存精气的时候,如果人不睡觉,等于强迫自己的肝继续分解工作,精气无法被贮藏,肝阴虚,阴阳失和。解毒、储存和分解胆汁是肝脏主要工作,长期虐待肝不给休息,肝火上升,易疲倦、气虚体弱。
夏季养生四大原则:
1、 健脾袪湿: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,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,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,容易腹泻,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,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。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,如藿香、莲子、佩兰等。
2、 清热消暑:夏日气温高,暑热邪盛,人体心火较旺,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,如菊花、薄荷、金银花、连翘、荷叶等来祛暑。
3、 补养肺肾:中医认为,按五行规律,夏天心火旺而肺金、肾水虚衰,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。可选用枸杞子、生地、百合、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,如五味子等,可防出汗太过,耗伤津气。
4、 冬病夏治:夏季养生免不了冬病夏治。所谓冬病夏治,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,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。
养心护心穴位:
内关穴:八脉交会穴之一,是治疗心绞痛、心律不齐的特效穴位之一。
取穴:腕横纹上2寸,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。
少冲穴:三焦经的井穴。
取穴:小指指甲下缘,靠无名指侧的边缘上。
中冲穴:心包经的井穴。
取穴: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。
膻中穴:任脉所过之处,心包经的暮穴,为气会穴,具有宽胸理气、活血通络、清肺止喘、舒畅心胸等功能。